很多的桌游出版社免息配资开户,在宣发一款桌游的时候都会去介绍它出色的游戏性、精致的配件、以及杰出的美术,好像很少有人会去讲,自己为什么要去签约出版这一款游戏?
这盒游戏是盒拍工作室刚刚签约出版的一款 非常有趣、而且经久不衰的日式经典聚会游戏《猫与巧克力:校园篇》。
我是全程参与了它的签约过程,所以就拍了这期视频,想跟你分享一下 盒拍工作室是如何认识这位设计师、以及如何一步一步的去决定把这款游戏签约出版。
希望你可以留下 点赞和关注,这是我文章更新最大的动力。
这款游戏的设计师叫做 川上亮,其实我认识川上亮已经是2017年的事情了,那时候不但说还没有盒拍工作室,甚至感觉我自己做桌游自媒体也没有做太明白。
那个时候是我跟小光明去中国台湾旅游,非常的巧,在路过台中市的时候我们去了 台中市一家非常有名的桌游吧,叫做“勃艮第”。
展开剩余93%然后正好是 有一个中国香港人和一个日本人,在那边叽里呱啦的不知道是说什么,似乎是准备开一局游戏。
后来勃艮第的老板就说:“你们要不要一起玩一下?”,我说:“行,那就拼个桌,一起开局游戏吧。”。
于是我们就4个人坐了下来,一起学了一款游戏, 这个游戏的名字我还记得,叫做《Red7》。我们也通过玩桌游就认识了。
当时还拍了个视频作为彩蛋引入到了我的文章中:非常棒,今天我们还遇到了 这位穿黄衣服的朋友,他是日本《猫与巧克力》的设计师。但当时我们其实并不知道,他也是日本知名的小说家跟导演。
后来聊一聊我们就了解到,他们就是来台湾拜访一些客户,而 勃艮第是签约出版了这位设计师的游戏《猫与巧克力:鬼屋篇》。
那这个香港人是什么来头呢?他是一家桌游工厂的老板,也是带着他来,陪着一起考察市场的。
然后我们从中国台湾回来,就觉得这个事情只是一次旅游的小插曲。
结果没有想到,过了几个月之后,香港那边联系我们说:“北京要开DC桌游展了, 川上亮和他的其他出版社的朋友对这个展会都挺有兴趣的,想来逛一逛。不知道在北京方不方便接待他们一下?”
我们觉得那完全没问题呀,于是他们一行人就来到了北京。后来我才知道, 当时跟我们一起来的人是 Arclight 桌游部门的负责人。
时间其实已经过得比较久了,我记得当时主要安排他们的行程:一方面是逛DC;另外一方面就是在北京旅游,那一套非常经典的北京的旅游路线。
我后来才了解到 Arclight Games 是日本最大的桌游出版社之一,同时他们也是 Game Market日本最大的桌游展的策展人。
我就记得当时 Arclight 的 Kariya 桑就问我们 :“有没有兴趣在明年的时候去趟日本,看看Game Market是什么样子?” 我们仍然觉得没问题呀,于是他们就真的 在2018年的时候叫我们去了东京的 Game Market。
当时我们一行人,有我、小光明、帝企鹅的君子、朋友小边、然后是我的大学同学以及小光明的一位闺蜜。
顺带提一嘴,朋友小边他后来也成为了一名桌游设计师,然后在山河旅探这个项目当中做产品经理,当然这已经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小光明的闺蜜是日语专业的女同学。
我们一行人就一起去了日本的东京,也见到了他们,同时又再次的见到了川上亮。当时他们一行人带我们去吃了我人生中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怀石料理。带我逛了很多在东京的桌游吧。以及给我安排了一次晚餐,是 跟 Arclight 的社长吃了一顿饭。
当时他们其实就是想来了解了解中国的市场大概什么样子,这些对于《猫与巧克力》的主线来说,就是插曲了。
后来在2018年的时候,他们一行人又来了一次北京。那个时候 Arclight 已经决定要在中国去尝试开拓市场,去开一家中国的分公司了。
也在这个时候,我们认识了另外一位同学林桑,他是中国人,但在日本上学。有了他之后我们的翻译更是如虎添翼,交流的更加顺畅了。
我就记得当时在2018年的时候,他们给我带了很多很多 Arclight 的游戏。就一个一个地拿给我看说:“这个游戏适不适合出?我们要出的话,应该先出哪个?”我们当时在北京饭店,他们住在那里,在酒店里面就来给我们去讲。
当时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一款叫做《Love Quiz》的游戏,后来他们就真的决定先来用这款游戏做简体中文版,来去试水中国大陆的市场。然后当时还委托我们桌游顽主团队,一个自媒体团队来去参与他们的游戏编辑,而且还非常 nice 地 把我跟小光明的名字也做在了那个封面上。这个游戏的名字也是由小光明翻译的,最终叫做《恋爱习题》。
第二个插曲就是那个时候, 其实剧本杀已经在中国慢慢火起来了,然后川上亮就对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就说想来尝试几款 ,也来学习学习,那我就带他们逛了几个剧本店。
结果 没有想到川上亮后来回到日本之后就真的开始去做剧本杀的写作了。因为他本身就是小说家跟剧作家,如果说讯息的传递没有错误的话, 川上亮其实是日本的剧本杀之父。
他是出了日本的第一款剧本杀,而在这之前,也是我在北京去给他介绍了这样的一个业态,所以我也感觉这个缘分非常的神奇。
然后在2018年的北京,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川上亮,后面的几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也没有再去日本旅过游。
接着在2022年的时候,我也从互联网大厂辞职,正式全职开始做自媒体。同时由我的合伙人艾伦去开拓了盒拍工作室这样的一个出版社业务。
那么时间就 到了2023年,川上亮又在网上联系了小光明说:“他有一个朋友叫做SNE,当年我们接待他在北京玩得非常开心。 现在SNE也想来考察一下中国的市场,看我们是否方便?”
紧接着我们就接待了SNE的一行人,在2023年是第一次接待, 2024年又接待了第二次。
你们可以看到,《猫与巧克力》的这个游戏版本的外盒,除了川上亮参与设计之外,还有SNE的设计师,他们是一起设计的。
所以当时在2023年的时候,我就问了一下SNE的社长:“如果说我们有兴趣签约《猫与巧克力》的话,是应该跟他来谈?还是应该跟川上亮谈?”。
后来社长他就说:“这个游戏你就直接跟川上亮谈就行。”。
当时真的只是顺嘴一问,后来在2024年7月份的时候,我跟小光明去日本旅游。我就记得当时的SNE一行人说过:“之后我们如果去日本的话,就一定要告诉他们,一定会好好地来感谢我们在北京的招待。”。
我们正好当时的旅游路线规划在大阪,这两个地方挨得是非常近的,相当于北京跟天津的距离。我们就想着,要不然尝试问一下?
于是我们真的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问了一下,结果SNE一行人就非常的开心我们能够来日本,让我们一定要去神户,他们在神户招待了我们,带我们吃了非常棒的和牛。
后来当我们旅游到了伊豆的时候,我在酒店里跟小光明突然就觉得: 这次来日本,我们这个时候其实已经不仅仅是桌游自媒体的身份或者说桌游玩家的身份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尝试着问一下川上亮?看他有没有意向来把《猫与巧克力》签约给我们?
那其实一直从2017年到2024年这7年的时间里,我们没有一次去跟他主动提这件事情。一方面是 盒拍工作室其实是在2022年的时候才诞生的。
另外就是我们真的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我们在日本的桌游朋友,并没有想过说要跟他有什么样经济方面的这种商业上的往来。
再加上《猫与巧克力》其实我很早也已经做过这方面游戏的介绍,写过文章。 这个游戏在日本十年里面,已经累计销量卖出了30万份!觉得如此经典和杰出的一款游戏,我们这样的小作坊应该很难去触碰到。
但是 当时在伊豆,我还是鼓起了勇气,让小光明给川上亮打了一个Facebook的视频电话。这个时候了解到:他现在已经不在日本本土了,他和家人们去冲绳生活了。而且他其实已经离开桌游圈一段时间了,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去拍戏。
然后我就跟他讲:“确实是18年之后很多年没有见面了,现在你在冲绳,我们现在也很难见到。神户的朋友们也把我们招待得非常好,我们这次来日本玩的非常开心。同时我们也已经全职的进入到这个行业里,并且已经有了自己的出版品牌。”。
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问他:“《猫与巧克力》目前如果要签约的话,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合作流程?”。
没有想到他 非常亲切和开心的跟我们说他非常的愿意把这个游戏签约给我们,而且签约的数量和签约的版本随便我们来去定。
我们当时在酒店里真的感觉到非常地感动,就觉得这 就像是一个很多年没有见的老朋友,在我们进入到这个行业之后,他也愿意通过他10年前发布的游戏来去给我们这样的一个小团队去进行一点支持。
同时也让我们非常怀念在17年、18年那些短暂的,但是又充满着快乐的、一起相处的时光。
甚至当时我们都没有跟川上亮说我们做到了什么规模,大概有什么样的实力和资源。他就直接愿意把这样一款这么畅销的游戏直接签给我们,这点让我们真的是很感动。
后来回到中国大陆之后我们就赶紧推进签约,他甚至说:“你们如果转日元再给我们支付不太方便的话,你们就慢慢来,什么时候方便什么时候给我们。”,然后就直接把游戏的源文件发给我们了, 给我们那种100%被别人信任的感觉。
这个时间点就是在2024年的12月份,那可能问题就来了, 为什么在盒拍工作室去年就签约了这款游戏之后到了8月份的时候才要去正式的把它做起来,做一款游戏很难吗?
一般的桌游出版社其实在每个月都会有一些出版的计划,所以在2024年12月的时候,其实在2025年的6月份之前所有项目的出版计划已经列好了。
而且我们团队也确实是 非常认真地去把它做本地化的翻译,因为作为一款日式幽默的游戏,里面有很多的物品卡它不一定是中国的玩家能够 get 到的,我们就把它去 进行了一些重新的编辑。同时也是征得了川上亮的同意,可以去做很多很多不受任何他审核和限制的中国简体中文独占的新卡。
另外一个想分享的就是:这个游戏的画风作为一款10年前的游戏, 它整个校园篇的画风是非常有那个年代日式漫画的味道。大概是有点像美少女战士那种感觉?在我看来是有点 old school 的。
所以我当时就跟彼得说:“能不能把这个游戏的画风,我们给它变一下?重新重置为符合现在00后朋友喜欢的风格?”。
但是彼得坚持说:“我们不要换美术,就要这个味儿!这样才有那种我们80、90后的朋友们上学时代的那种感觉。”
再加上这个游戏又是 校园篇,所以在8月份众筹 9月份发货的话正好是赶上了开学季以及十一的长假,所以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节点,那么就选在这个时候,盒拍工作室就把它正式的 在摩点网上上线了。
游戏样品在刚刚过去的 DICE CON 展会上带给大家了现场首发试玩,以及在我们桌游顽主团队今年的8月22号举办的汉堡桌游夜这样一个主题活动上也有试玩体验, 整体线下的反馈是非常不错的!特别欢乐!
当然,也不排除后面会有《猫与巧克力:校园篇》的其他城市和其他场所的试玩活动,大家也可以 关注下我在哔哩哔哩@航仔在路上 主页里的动态,争取能够在众筹期间让大家有更多的机会在线下先去玩一玩。
最后回到我这期视频的主题—— 一款游戏会如何被签约?
我想表达的是: 除了一些所谓的什么游戏性、支持的人数、以及游戏调性是否符合出版社等等……可能相对来说冰冷的数据之外,我觉得一些桌游的签约以及是否有机会能够出中文版, 更多的是一种缘分,一种非常奇妙的缘分。
大家都是 出于热爱桌游、非常纯粹的机缘、巧合的相遇,然后在一个非常合适的时机,我们双方都有能力和资源来去匹配上,来去把一款游戏带到中国。
这样的故事其实 不仅仅是《猫与巧克力》,后面有机会可以通过写文章或者拍视频这样的方式,来去跟你们分享分享一些桌游的签约之路。
可能我了解到的更多都是一些盒拍出版社的游戏,以及一些我朋友们的游戏,他们是如何被签约出来的?或者说被设计出来的? 你们会想了解这些内容吗?
发布于:北京市兴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