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陈赓大将的夫人傅涯赴美探亲期间,受到了昔日黄埔同窗宋希濂等人的盛情接待。在精心准备的欢迎宴会上,宋希濂等老同学首先向傅涯表达了诚挚的欢迎之情。席间,众人追忆往昔,话题自然转向了已故的陈赓将军。他们深情回忆了在黄埔军校共事的峥嵘岁月,更讲述了陈赓将军许多感人至深的高尚事迹。作为陈赓将军的挚友兼曾经的战场对手,宋希濂谈及往事时情绪尤为激动券商配资官网,眼中闪烁着怀念的泪光。
在傅涯结束探亲行程准备回国时,宋希濂亲自前往机场送行。临别之际,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从怀中掏出一叠美元,郑重地交到傅涯手中,恳请她回国后代为购买鲜花,前往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祭奠老友陈赓的英灵。这个感人的场景,不禁让人好奇:为何宋希濂对陈赓将军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让我们穿越时光长河,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探寻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传奇友谊。
展开剩余74%宋希濂与陈赓的缘分始于黄埔军校。1924年2月,两位湖南湘乡的热血青年同时考入广州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员。在军校期间,他们形影不离,经常促膝长谈,讨论时局与理想。当时陈赓已是坚定的共产党员,他常常向宋希濂讲述俄国十月革命的壮举和共产主义理念。在陈赓的感召下,宋希濂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然而1926年的中山舰事件使这对挚友分道扬镳。宋希濂为求自保和仕途,选择投靠蒋介石集团,开始了长达22年的国民党军旅生涯。
1931年10月,当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的陈赓被捕时,已是国民党将领的宋希濂心急如焚。他立即联络黄埔同窗,连夜赶往蒋介石官邸为陈赓求情。在众人劝说下,蒋介石最终释放了陈赓。这个救命之恩,成为两人友谊的重要见证。
1949年12月,随着国民党军队的溃败,时任第14编练司令部司令的宋希濂在大渡河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关押在西南公安部第2看守所。被俘后的宋希濂陷入深深的自责与痛苦中,他想给已是西南军区副司令的陈赓写信,却又因身份悬殊而踌躇不前。令他意外的是,陈赓得知消息后,专程从云南赶到重庆探望。
当陈赓出现在看守所时,宋希濂热泪盈眶。陈赓亲切地说:老同学,看到你身体不错,我很放心!这句温暖的问候融化了宋希濂心中的坚冰。两人促膝长谈,回忆往昔。陈赓幽默地说:记得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西安事变后,那时你是国民党师长,我是红军师长,能走到一起,还得感谢日本鬼子呢!这番风趣的话语让宋希濂开怀大笑,这是他被俘后最快乐的时光。
这次重逢后,宋希濂开始深刻反思自己的选择。陈赓的关怀让他感受到温暖,也促使他彻底与过去决裂。后来陈赓再次探望时,不仅与宋希濂长谈,还特意请他吃饭。席间,陈赓语重心长地说:不要有思想包袱,多看书,多思考。这番话语让宋希濂备受感动,从此积极配合改造。
1960年10月19日,周恩来总理在颐和园宴请特赦的黄埔将领。宴会后,陈赓与宋希濂在湖边散步时,陈赓说:将来解放台湾,还要靠你们去做工作。宋希濂郑重地点头应允。1961年3月16日陈赓病逝时,宋希濂在追悼会上痛哭失声。他后来撰文回忆:陈赓的逝世是国家巨大损失,对我而言是失去了毕生挚友。他的伟大、忠诚和无私令我永远敬仰。
晚年的宋希濂移居美国,但始终铭记陈赓的嘱托,担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首席顾问,为祖国统一奔走呼号。1985年傅涯访美时,宋希濂组织老同学热情接待,并在送别时托付祭奠之事。1993年,86岁的宋希濂在纽约逝世,为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传奇友谊画上句号。这段历经战火洗礼的深厚情谊,在中国近代史上堪称绝无仅有。
发布于:天津市兴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